现在位置: 首页 > 移民 > 移民生活
移民
移民

SSS国际移民微信公众号

 

联系我们

客户热线
400-653-7773

地址

苏州市工业园区苏雅路388号新天翔广场2008室

传真

0512-62828182

 

 

移民生活

地主婆” (转)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4/5/22 10:02:47 人气:1424
        两年前,在萨省买农地置业后,有朋友调侃我是一个“地主婆”(无地主),非常形象、准确地点明了我的身份和职业特征。我也乐得接受这个称谓,土是土了点但符合实际。谁让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地主婆”呢?


  多年往返于中加两国,都是在围绕农业、农村、农民打圈圈。


  朋友们,尤其是属于“蓝颜知己”的几位异性朋友,我们之间无话不谈。尽管大家都很忙,偶尔见次面也总爱指责我不修饰打扮,有着天生丽质应该让自己更像一个女人,悦人悦己何乐不为之?今年过生日,大女儿送我韩国高档BB,小女儿送我一套化妆盒,把各种功能及使用方法为我演示一遍,怕老妈记不住又发来邮件电子版做教练。


  特别理解大家对我的关心、爱护,也努力想做一个衣着打扮得体,说话举止优雅的高贵女人。可惜呀!许多年过去了总也学不会,也总也做不好。让大家失望了!


  平静下来检讨自己,除了生不逢时的时代原因外,更主要是所从事的职业。请从事农业的同行女性们原谅,毕竟我一个人的行为不能代表群体。做农业、做农民的女人是否都应该和我差不多?没有探究过,但职业带来的不同需求的确存在。就说衣服吧,无法穿着高档笔直的职业女装下大田,穿牛仔装、宽松布衣最合适。农妇下地涂个防晒霜还可以,但千万不能化过妆去农田干活,无论多么精心化的妆,到地里一干活流汗就全完蛋。稍不注意化妆品流到眼睛里麻烦更大,回到家里几天都恢复不过来。


  所以,无论是国内国外的“高贵”女人,都不是从事农民职业。但可以是农村出身,经过多少年的修炼、提升、打造,“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”成为名流一族。可有时稍不注意,还会流露出“土妞”的本性,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”嘛。“高贵”不同于“贵族”,高贵可以很快成就,贵族起码需要三代以上的修为和遗传。而真正贵族也是与土地密不可分的,不信可以查查中西方历史!


  从小成长在国营农场,长大后一不留神又跨入“农门”,尽管在高校,可是农业院校与其他院校还是有不小的差别。下海后,曾经想过要脱离农口,做些时髦且容易赚钱的营生。可是做来做去总有着一份对土地的眷恋,一遇时机就又开始重操旧业,不可自拔。自从来到美丽的加拿大温哥华,终于有机会也有时间做一回“高贵女人”了,可居住多年依然没有找到感觉。反而比国内更少的出入社会高档场合,终日与失落的“大奶”群体厮混,在无所事事的华人圈里打滚。除了清心寡欲之外,余下的就是闲逛。自己毕竟没有男人可以依赖,还要生活,还有国内企业要打理。于是成了“空中飞人”,往返于中加两国之间做着自己的本行。


  几年过去,除去早已习惯了“飞人”生活外,更多在思索如何能够稳定这颗心。温哥华是华人聚集地方,也是全世界的佛教聚合处,有幸在此进入佛堂接受了佛教教义,以获得更多的人生、人性自由。开始为自己的后半生认真规划,知道了要为自己的心而活。50岁后,经济基础奠定,职业生涯基本完成,到了实现自我、创造自我最有价值阶段。此时,到萨省投资农地做农民的机会来到。


  我常对朋友们说: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是我心灵的第二故乡。


  我是地道的河南人,在那里生长了几十年。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,农耕文化最早在中原地区兴起。中原的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、科学发明,可以说,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、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、农业的制度与理念,均与河南密切相关。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。聚族而居、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,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、文化传统、农政思想、乡村管理制度等。与如今全球提倡的和谐、环保、低碳理念不谋而合。历史上,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,以致于突然消失。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、民族多元性、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,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,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。崇尚耕读生涯,提倡合作包容,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,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。


  萨斯喀彻温是加拿大的第一农业大省,占据全加拿大可耕土地近半。虽然萨省的面积辽阔,但人口稀少,全省仅100万多点的居民。尽管萨省农耕历史不长,却传承了农耕文化适应环境的精髓,比如:萨省农场早已推广应用的免耕法,它与全面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法不同,采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,减少耕作到保证种子发芽即可,并主要用农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。由于有利于保水保土故称为保护性耕作。免耕法从5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得以推广,长达几十年的推广实施过程,让萨省农民收益匪浅,土地得到不断改良,环境得到有效保护。据这里的老年农民回忆,他们幼年时期在萨省乡村经历过的狂风暴雪天气越来越少,这里的气候变得温和多了。


  有幸来到萨斯喀彻温做一个加拿大农民,才有机会深入了解这里的农业、农村和农民,因为我是一个经营者而不是一个过客。这些年来,许多中国学者、研究人员来萨省学习和做研究课题,成群结队的官员来这里考察与访问,也有居住加拿大的华人移民,试探着进入萨省观察乡村的生产和生活。但很少有人在萨省的农庄居住劳作,做出来的大都是一篇文章交差,或者一项科研课题获奖。


  我认为:作为一个从事农业职业的中国人,只有在这里拥有土地,并且切切实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。才有资格评价加拿大农业的优点或欠缺,才能够深入思考中国农业发展未来,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农耕文化,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。


  我知道做好事情这些很难,作为一个外国女人更难。不要说因语言造成的沟通障碍,致使对当地的农业知识,农业政策和法规知之甚少,就是农场经营也不是“地主婆”所能为的。农场体力劳作历来是男人的职业,特别是加拿大农业全靠机械化完成,女性天生不足只能让女人做“地主婆”,操持家务,打理衣食。


  而我又是一个无地主的“地主婆”。有好心的朋友非要给“地主婆”找一个地主来。这位朋友在加拿大居住多年,又是同龄人,便自作主张地开始寻找,结果是一无所获,只好作罢。他说:要找一个愿意到农庄生活,又会干农活的男人真难!谢谢他的好意,本来就是他没看清形势罢了。期间,也有中、西方各色男士递“橄榄枝”,“地主婆”回答:一要会中文,“地主婆”需要精神沟通;二是不仅愿意到农庄生活,而且还要会干农活。这一下,立刻都销声匿迹了。其中一位当地“优秀”的西人男士,多次表示出热情与好感,还发来邮件愿意周末到农庄帮“地主婆”摘苹果。“地主婆”回复:本人只能用中文写作,要学会用翻译器看中文邮件哟。到农庄最好是帮助干农活,而不是摘苹果。结果不言而喻,一去不复返了,早在俺意料之中!谁愿意为了一个“地主婆”放弃已有的舒适生活方式。可俺想,如果连地主都不愿意做也不会做的“主”,要他干嘛!


  呵呵,还不如自得其乐,做个独一无二的“地主婆”.

SSS国际移民

400-653-7773

很高兴为您服务!